-
当前位置: 信用济南>>经验借鉴
在山东青岛胶州市里岔镇墩泊村,村民姜桂华和丈夫共同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不久前,为了降低生猪饲料成本,夫妻俩计划购置一台农机设备,价值5万元。
“做生意需要现金流,5万元不是小钱,买还是不买,俺们当时很纠结。”姜桂华回忆,纠结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贷款受阻,“跑了好几家银行,都说提供不了抵押物,不符合贷款条件。”
就在姜桂华想要放弃的时候,墩泊村被列入了“整村授信”试点,银行不仅同意给她贷款,而且还是财政贴息贷款!
“里岔镇属于农业镇,以畜牧业和农业种植为主,像姜桂华家这样的家庭农场非常多,虽然规模小,资金的周转需求却很大,贷款条件很难满足。”里岔镇党委书记孔浩说。
为了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里岔镇与青岛农商银行进行了协商沟通。“农户贷款难也一直是我们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堵点’,正愁怎么打通,里岔镇就找到了我们。”青岛农商银行胶州里岔支行行长张照说。
“有些农户的个人信用意识不强,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和银行探索了‘整村授信’模式。”孔浩介绍。
“整村授信”就是由银行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授信,以家户为单位,根据信用状况和经济状况,享受一定贷款额度。
在“整村授信”前,里岔镇和青岛农商银行在10个试点村庄举办了“千村万户整村授信”背靠背评议会,邀请村委班子成员、村庄带头人、村卫生室负责人、村小卖部负责人等代表性群体参加,对全村每家每户进行信用打分。
“这样能最直观地了解每家每户的信用状况,便于银行授信。”孔浩解释道。
根据不同家户的信用评价得分,青岛农商银行再结合线上数据反馈,为符合条件的家户提供5万至20万元的“胶信贷”贷款额度。
“以前像我们这种小农户、小农场,贷款都得有等价抵押物或者担保,利率还高,这种‘胶信贷’不仅手续简便,利率还低。人们常说‘诚信是金’,俺现在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姜桂华说。
随着里岔镇“整村授信”试点工作的开展,先后有20余户农户申请到“胶信贷”,贷款金额200余万元。
据悉,今年以来,胶州在全市范围内深化信用体系建设,除了“信用+贷款”,还开发出了“信用+跨境贸易”“信用+行业管理”“信用+基层治理”等应用场景,这些创新性“信用+”不仅繁荣了经济,还营造了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