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济南>>专家论坛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各地已形成争建信用城市的氛围,信用中国正在加快构筑。2015年和2016年,43个城市先后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在重点难点问题上探索创新、率先突破。
在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地争建信用城市,其建设成果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当然,信用城市的创建,受益的首先还是创建城市自身,它将有力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
信用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固然会使人获益,但另一方面却需公众主动约束言行,通过让渡一部分的“任性”来维护社会信用秩序,从而使他人从中获得便利。社会治理过程中信用手段的运用,就是要努力营造“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诚实守信的道德模范,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种种方式,大力宣传这些先进典型,褒扬“言必信,行必果”精神,收到积极成效。
事实上,除了用普通人的事例教育引导他人守信向善,作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当其自身做到令行禁止、率先垂范,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及百姓衷心崇敬时,由此产生的影响力、推动力尤其不容忽视。纵观时下,虽说面对大形势、新要求,多数政府机构“打铁首先自身硬”,然而不可否认,仍有些基层政府及其部门存在一定信用污点。如2017年4月,有媒体曝光全国490多个地方政府进入“老赖”名单;一个县级政府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县政府3.24亿元资产被冻结。
“经我们核实,包括各地政府、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村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被列入‘老赖’名单的远不只这个数字,总量高达5000多家。尽管名单上大多是县级以下政府及其部门或基层社会组织,但暴露出政府机构对信用缺乏重视的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此语,值得相关政府、社会职能机构深思。
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严格自律、践诺守信,由此造成的效应不容忽视,特别是面临负面效应之时。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曾讲到,“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地得罪人民”。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它可以解读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毫无疑问,如果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自身做得不到位,失信于民,由此而及的“塔西佗陷阱”伤害百姓感情,失却百姓信赖,不利于一些政策法规的顺畅贯彻施行。这不仅容易加大地方政府的施政成本,使推进信用城市建设、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面临一定阻滞,且难保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群体效仿,令一些人以之为借口放松乃至放任自己,“等而下之”个人信用的同时,给周围更多人带来不良影响,不利于良好社会信用秩序的构建与社会整体信用状况的尽快改善。
与农村落后地区相比,城市无论在公共资源还是民众素养等方面,有其相对优势。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信用建设负责人共同发布《信用城市杭州宣言》,表示将以信用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全国其他城市的管理者亦当切实把控好所在城市的信用建设节奏,并首当其冲抓好政府及其部门自身的信用建设,以自身信用建设水平的提高引领民众争做遵规守法、诚实守信的积极拥趸者。如此,信用城市建设得越多、越好,信用中国之梦更好地化为现实也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依托。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