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专属彩铃让老赖闻“声”丧胆

来源 :中国改革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7-06-20 08:40 打印

□ 岁正阳

“您拨打的机主已被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近期,山东淄博中院推出了一项惩治“老赖”的新举措,率先在全国对“老赖”通信进行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在拨打或者接听电话的时候,接通之前会“插播”一段语音,将该机主的失信信息通过电信网络系统向社会公布。

以往,为督促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俗称的“老赖”依法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法院往往会采取公开曝光的方式:或在法院门口的公示栏,或在闹市区的公示屏,或在“老赖”工作、生活居住地等进行公示,但由于曝光力度不大,效果往往欠佳。而淄博通过请通信运营商协助执行,对“老赖”本人和其现实“朋友圈”实现长效提醒,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

对于此次执法“奇招”,网上不乏点赞之声。很多网友表示,这些非常规处罚手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往往抓住了违法行为人的“痛点”,营造了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河北日报》发表的评论表示,当你听到“机主是老赖”的语音提示,又怎么会与他进行业务往来、生意合作?如此,“老赖”们就必然要为自己的失信行为“埋单”,其社会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逼仄,从而“逼迫”他们履行法律责任。

中国青年网发表的评述同样表示,对普通市民来说,拨打失信被执行人电话的语音提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失信人的业务资金往来,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更有利于倒逼全社会提升诚信意识。

在淄博法院开展此项工作不久后,河南登封法院也为老赖推出了定制彩铃的“服务”。据了解,这种铃声机主自己取消不了,只有等老赖们履行了法定义务,法院才会在第一时间撤销惩戒,屏蔽相关失信信息。从报道反映的情况来看,此项工作效果明显,已有失信被执行人向登封法院称:“今天周末你们上班不?我马上还钱,我快受不了了,你们赶快给我彩铃下了吧!”据有关媒体报道,该办法有望在试点后在一些省份全面铺开。

为老赖定制彩铃无疑是对老赖精准打击的一次新尝试,但这项措施在受到肯定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法院这样做合法吗,此项措施是否涉及个人信息的泄露等。辽宁法大(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嘉熙指出,行政机关选择的具体措施应为法律必需,且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化。

“一些执法‘奇招’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部分,其探索值得鼓励。”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光华认为,在创新过程中,管理部门要保障程序合规,并明确执法边界。比如一些新举措要向社会提前告知,并赋予当事人申诉和救济的权利;对于收集到的违法者信息,要仅限于在执法效果追求的范围内使用,不可肆意扩大。

打击“老赖”,预防“老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实质上,给老赖定制彩铃,只是一种督促执行的辅助手段,并非治本之策。对付老赖,还是应该回归到法制的轨道,依靠法制,这才是对付老赖的最好方法。一方面,升级和完善相关法规,进一步挤压老赖的逃跑机会和活动空间,比如建立监督和监控机制,防止老赖逃跑。另一方面,加强追逃力度、执法力度,加大对诚信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对一些性质恶劣的老赖从严惩处,形成社会警示,通过法治震慑来倒逼老赖履行还款义务。法制和法治才是遏制老赖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