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济南>>信用常识
作为购物参考的“好评”,原来卖家刷单造假以文字为主,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诱导消费的目的,如今图片、视频等“买家秀”造假手段更加多样化,不仅是小商铺,一些名牌旗舰店也参与造假,不少消费者真假莫辨屡屡中招。
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也未必真相。在对不熟悉的信息进行判断、甄别时,人们往往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经验。在买卖双方隔离,标的物不能验看检视的情况下,店家成为信息不对称中的强势一方。初期是引导、讨要好评,然后是通过折扣、积分刺激,接着是直接购买文字好评。当读图、小视频成为时尚之后,卖家亲自上阵,剪贴对商品体验、试用、试穿的效果照片、视频,“卖家秀”又火过一阵子,多次上当之后,买家越来越质疑,于是与时俱进的店家又将“买家秀”搬上了店铺。不过,店铺陈列的“买家秀”,并非都是买家真实的意图表达,其中也许就是店家以30元每条的价格,从中介处购买而来。
当造假成为行业的常态,那么该行业的前景就堪忧了。毫无疑问,诚信是网购的前提。有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71751亿元,天猫“双11”一天销售额就达1682亿。网购热潮风生水起,但必须警惕可能盛极而衰。早年某地的制鞋企业也曾红火,但是因为用纸板造假而崩塌;某地银耳产业几乎垄断市场,因被爆出用硫磺熏蒸的丑闻而瓦解。当前的网购产业号称“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但如果不断挑战消费者的耐心,用各种造假忽悠买家,买家觉醒的那一天,便是造假卖家关张的日子。
市场监管机制需主动发力,不能依赖消费者不断试错后的觉醒。好评已经产业化的今天,中介通过社交平台招募学生、家庭主妇定制“买家秀”,形成一条非法的地下产业链,由此增加的社会成本,无一例外的由买家来埋单,同时,买家还要承担被“好评”误导而购买伪劣商品的风险……这些都亟待相关管理部门主动发力,构建诚信市场,实现高效监管。店铺寄生在平台上,平台一定有制度一类的规定;行业也有协会,自当有公约一类的自律要求;政府的执法部门手握国家的法律、规章,肯定不缺惩治制假、造假、欺骗的条文和手段,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刷单炒信”和帮助“刷单炒信”的行为,应课以严刑峻法。
在科技发达的当下,平台甄别、治理刷单应该不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放心购物,绝对不能只靠消费者的一双慧眼。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