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济南>>信用常识
共享单车实名制,是共享单车治理方面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然而,要让共享单车“骑”得更远,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于外,只有我们共同参与,积极地爱护,才能让共享单车更好地服务在“最后一公里”。
5月22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导意见》),进行为期两周的公开征求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实行用户实名制注册、使用,并提出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企业和用户信用基础数据库,对企业和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对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自2016年起,以ofo、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开始风靡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共享单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共享单车的问世,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而,共享单车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花样百出”的乱象。除了最为普遍的乱停放,恶意损坏、编码被涂抹、上私锁等早已不是新鲜事儿,没有脚踏板的、车锁故障的、断闸线的、掉车座的……被毁坏的单车随处可见。共享单车从“城市之光”变成“城市之伤”,不断的刺激着我们敏感的道德神经,也考量着相关部门对于这种共享模式的管理水平。
针对共享单车的各种乱象,有评论称,共享单车已经成为国民的“照妖镜”,背后隐含着国民基本素养的文化自省,更是社会文明的外化体现。然而,文明也是意味着对社会规范和法律规则的遵守。当社会文明不足以支撑共享单车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用一定的规则和制度来弥补和约束。在贴着环保标签的理想主义无法解决这些乱象的时候,严法可能是最好的方案。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份,成都就已经率先出台相关政策,将共享单车管理提上日程。4月,京津沪深等7城市就共享单车管理公开征求意见;湖北黄石,郑州,武汉等城市也先后出台相关治理措施,积极主动探索共享单车的管理模式。近日,南京开始实施共享单车信用共享机制,更是将共享单车治理上升到了个人信用高度。如今,交通部在全国范围内发布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是对共享单车管理办法探索的进一步升级,体现着政府部门对于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重视,也标志着共享单车真正进入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新时代。
《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共享单车实行用户实名制注册使用,并将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通过企业和用户信用基础数据库来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从制度初衷看,这是共享单车“黑名单”制度迈出的实质性的一大步。在此政策下,针对共享单车破坏行为,通过实名制的方式查出破坏者,然后将其纳入信用记录,再依法依规作出相应的处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让其明白违法成本之高,才能在以后对此类违法事件望而却步。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共享、携手联动的方式,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这不仅有利于制止共享单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违法乱象,也为共享单车发展创造良性发展的大氛围,从而更好的营造城市畅通有序的交通大环境。
共享单车实名制,是政府方面在促进共享单车管理方面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然而,要想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执行,这需要各地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管理,落实责任主体,严惩违法行为人,才能避免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更好的维护共享单车的使用秩序。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了酒后驾驶。酒驾入刑自实施几年来,通过全国上下严格的执行,在根治酒后驾驶犯罪行为方面取到了显著的效果,“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驾驶人的自觉行为。同样,在共享单车的使用方面,全社会也应该积极努力形成类似的风气,让“用车文明,文明用车”逐渐成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共识。而这些,不仅需要制度的严格约束,更要靠大家的自觉。
消除共享单车乱象,与治理酒后驾驶一样,是一道全社会必须一起去面对的难题。作为共享单车的受益者,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于外。只有我们共同参与,积极的爱护,才能让共享单车更好的服务在“最后一公里”,才能让共享单车“骑”得更远。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