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战“疫”又战“贫”“第一书记”助基层

来源 : 舜网-济南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3-09 10:04 打印

    

   日前,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作为我市2020年1号文,意见提出,要认真做好“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

  第一书记选派已经是第三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些精兵强将越过机关大院与基层的“界河”,战“疫”又战“贫”,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抓防控、抓发展、抓民生,帮助基层解决疫情防控问题,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双招双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脱贫攻坚、民生保障中的困难,促进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倾力奉献 “疫”一线显担当

  “以前是脱贫攻坚的‘服务员’,最近是疫情防控的‘后勤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派驻商河县张坊镇南赵村“第一书记”范同德如此给自己定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场防“疫”攻坚战中,筹集防疫物资一直是他工作的重点之一。除了自费给村里购买84消毒液、方便面、矿泉水等防疫用品,他还积极拓宽筹集渠道。2月1日,起草了该镇“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的爱心捐款倡议。4天后,面对依然严峻的防控形势和储备匮乏的防疫物资,又在派出单位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募集了1万元善款和许多防疫物资。

  同样热心奉献的还有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前房村的“第一书记”田义。

  “田书记,村里防疫值勤点上急需额头红外测温仪,我们转遍了桑梓店街道的药店、百货店都没有买到,您有购买的渠道么?”接到村支部书记王长才的“求助”电话,田义第一时间行动,跑了多家市内药店,却一次次碰壁。最后,他想到了派出单位天桥区商务局,向局里申请捐赠了一台测温仪,解了燃眉之急。

  在全市各区县,像他们这样冲在“疫”线的第一书记还有很多。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筹集物资、指导工作、解决难题,带领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在村居防疫指挥部轮流值守,严格管控车辆、人员出入,耐心做好防疫知识、政策宣传等工作,在企业复工后积极把握上级政策,帮助群众利用“济南健康易通行APP”开具通行证明,提高群众在复工复产登记时的效率,是当之无愧的“疫线”中坚。

  保障生活 脱贫路上不滑坡

  3月4日早8点,济阳区委区直机关工委驻薛家村“第一书记”杨兴忞和女儿杨乐准时到达薛家村。像往常一样,杨兴忞走到村内值班点,和值夜班的同志交班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停车、登记、测量体温……杨兴忞熟练地指挥着来往的群众,同时还不忘告诫大家做好防护:“卖完黄瓜早点回家,不要乱逛。”“口罩戴好,注意防护。”

   此时,杨兴忞的女儿杨乐正和其他青年志愿者一起为村里的贫困户进行消毒消杀。薛家村一共有8户贫困户,大多没有子女、腿脚不便,于是杨乐和薛家村的青年志愿者便自发组织起来,一早一晚每天两次帮助贫困户消毒。“薛大爷,你家的菜还够不够?要不要我帮你捎点来?”“俎大爷,你的口罩戴了几天了?我今天带了一包过来,快换一个。”一边忙着消毒消杀,杨乐还不忘问问贫困户家里的情况。

  薛家村贫困户薛守臣说,“我家里没有孩子,以前都是亲戚给我买年货。今年亲戚虽然来不了,但是油、面、暖瓶、大衣、被子等生活用品,杨书记都买齐了,杨书记的闺女还给我带来了口罩,每天给我家消毒,这个冬天啥也不缺,一点儿也不冷。”

   这样的温情互动在全市各地不断上演。槐荫区美里湖街道蒋庄村,第一书记李学明放弃假期,搭建临时劝返点,轮流值守,四处宣传,身影遍布村内的每一个角落,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令原本的贫困户陈立动容。他主动请战道:“这些年多亏了政府的帮助,我们家才能慢慢摆脱疾病的困扰,过上了更好的日子。现在疫情出现了,也让我为大家出出力吧!”

  现在,李学明和陈立这对搭档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岗位,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注册易健康APP,大家盛赞,“要不是他,我们都不敢出村买菜了,就怕出去没手续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