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济南>>诚信建设万里行
本报12月19日讯 “现在办点事情,比以前方便多了。”“小区里绿化了,还有了健身器材。”“不用去城里打工了,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市上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做细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经过为期一周的线上评阅点赞,“承诺有声践诺有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展播第十二期周榜如期发布。
记者梳理第十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发现,市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主要涉及生态保护、市政配套、教育保障、医疗卫生、爱心公益、便民服务等类别。
群众有所需,干部更有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来、沉下去,深入到田间地头、街道社区、企业一线,广接“地气”,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心贴心与群众沟通,实打实为群众办事,保持与群众深厚的鱼水情。唯有如此,才能听得清、看得切,了解到基层最真实的状况,才会体会到老百姓的难处,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将党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第十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热度榜的发布,本次展播活动共有540个生动案例与广大市民群众见面,全网点赞量达到580余万。组织方更是对50余个热度较高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派出采访团队进行实地探访,并在学习强国、《济南日报》、“济南发布”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重点推介。这些案例当中,既有方便群众生活的务实举措,也有关注困难群体的暖心行动;既有围绕全市大局的建设项目,也有助力企业发展的贴心服务。一桩桩、一件件暖心案例无不蕴含着各部门、单位、基层组织等为民解忧的初心和实事办实的决心,体现了他们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的工作理念。
为群众办实事永远没有终点,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希望各部门、单位、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贴民心、顺民意、解民忧,维护好群众利益。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亲民、便民、利民、护民”措施落到实处,才能赢得民心,树立威信,做到心系群众,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让人民得到实惠。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