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全国十佳“最美家乡人”赵海池:不管多难,要给流浪人员一个温暖的家

来源 :舜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1-12-16 14:20 打印

  15日,在章丘白云湖石北村西的一家农家院落,赵海池在照顾养老院里的老人。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汗冰 摄

  “我和老伴尽了一点微薄之力,为流浪残疾人提供了一些帮助,没想到能获这么个大奖!”15日,新黄河记者告诉赵海池获得全国十佳“最美家乡人”称号时,他表示,“今后不管多难,也要照顾好养老院里的人,让他们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

  “赵哥是我的亲人我的命是他给的”

  “我做梦也没想到,在这里能吃上白馍馍。”15日中午,身体有残疾的臧加还坐着轮椅,在院内一桌子前吃饭,用残疾的手指小心地掰下一块馒头,塞到嘴里嚼起来。

  “慢慢吃,不着急,吃完还有。”赵海池和老伴张莲花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和他聊天。

  这些年来,赵海池形成了一个习惯:做好饭后,先给养老院里的老人送饭,等他们吃完,再和老伴吃饭。

  今年48岁的臧加还来养老院前,四处流浪乞讨,在养老院已经生活3年的他,觉得人生在这里获得新生。“我在山洞里住过,桥洞下乞讨,胡子长得老长,大家都认不出我是谁,躲着我。”臧加还吃完中午饭,和新黄河记者聊起当年自己四处流浪乞讨的往事,说到心酸处,一把抓住赵海池的右胳膊,头一低,失声痛哭,“大哥,你就是我的亲人,待我比亲人还亲,我的命是你给的。”

  “坚强起来,好好活下去!”赵海池用手轻轻拍了拍臧加还的后背,给他鼓劲加油。

  “嗯嗯。”臧加还用衣袖擦了一下湿润的眼睛,使劲点了点头。

  “当时都有死的念头多亏了赵院长的帮助”

  今年64岁的赵焕斌,比赵海池小4岁,因身体不能完全自理,赵海池平时也得照顾他。

  8年前,赵焕斌被家人送到养老院时,半身不遂,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通过几年的锻炼,凭着一根拐杖,赵焕斌勉强能在院子的走廊里走动,但走起路非常吃力,走一走,就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我那时来养老院,赵院长让我锻炼身体,我每天摔倒3次,他就扶我、拉我,抱起我来……”赵焕斌想起这些年走过来的情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哭起来,“我太难了,当时都想死,太难了……”

  在赵海池的鼓励和帮助下,赵焕斌从失落的情绪中逐渐走出来,坚持锻炼,日常生活逐渐能够自理了。

  “院长对我们太好了,身体有病,需要什么药,他赶紧拿出来,不要钱。”一头白发、满脸皱纹,94岁的孤寡老人张元英无儿无女,是养老院里年龄最大的,自己独住一个房间,她对赵院长的爱心照顾称赞不已。

  “有爱心人士支持养老院坚定做下去”

  尽微薄之力,收留街头流浪残疾人员,这是赵海池和老伴张莲花办养老院时的初衷。

  “我们走到现在了,不能半途而废。”13年过去了,58岁的张莲花是赵海池背后最坚定的支持者,“一想到在街头流浪乞讨的人,心里就感到难受,我们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吧。”

  张莲花告诉新黄河记者,自己的孩子一开始不支持她和丈夫办养老院,现在慢慢理解了,也开始支持了,“以后我们身体不行了,希望年轻人能接手这个事业。”

  新黄河近期报道赵海池的感人事迹后,一些爱心人士来到养老院,送来棉衣、食物等,连个名也不留下,这让赵海池和养老院里的人非常感动。

  “养老院的房间能住20多个人,居住条件需要提高,目前住在这里的流浪人员,要照顾好他们。”赵海池告诉新黄河记者,养老院发展在资金方面确实有困难,但一想到有很多爱心人士来献爱心,关注着养老院的发展,心里就有了劲,“今后就是再难,也要照顾好这里的人,让他们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殷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