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看石岛“N+信用”基层治理新样本

来源 :港城石岛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9-02 10:04 打印

        

信用建设一直在路上,如今,荣成市石岛管理区的信用建设已经由最初“共治”的1.0版本提升到“共建”“共享”的2.0、3.0版本,区域社会矛盾下降了45%,群众满意率超过98%,年接待外地观摩学习超过100多批次,信用建设的“石岛模式”已经在省内省外开花结果,“信用”成为石岛管理区的一块闪亮的金名片。

“党建+信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前不久,斥山街道的“桃源·里”片区,组建了党员红色志愿先锋队和红色信用调解工作站,发动9个村的老党员、两委干部,运用“党建+信用+网格管理”模式,对片区内土地流转、项目建设、邻里纠纷等进行协调解决,有力地助推了片区内邻里的和谐、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

目前,管理区已有117个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信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员量化积分管理与信用考评深度融合,在居民考评指标基础上,调整完善针对党员的考评办法,将信用分变成党员的先锋模范分。

每月对党员信用考评结果进行单独公开或单独标明身份,失信信息及时曝光。把信用等级A级以上作为评先选优、B级以上作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前提条件,年底还将评选一批诚信示范党组织和党员,使党员干部更加主动地强化身份意识,更加自觉地发挥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在基层变得越来越强。

“志愿+信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目前,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已经成立了“红先锋”“巧工匠”“美厨娘”“好家园”等13支志愿服务分队,全村70%以上群众是志愿者,村里环境卫生、孤寡老人照料、村民农机具维修等全部由志愿者承担,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局面。

根据统计,全区志愿服务队已达 489 支,志愿者42613人。1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党旗红、巾帼美、纾难解困、垃圾分类4支志愿服务分队,已经成为了全区所有村居的标配。在此基础上,各村居还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若干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分队,打造了一支支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

通过建立“志愿+信用”新机制,全区城乡发生了从外到内的深刻变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重要力量,“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共建共享理念深入民心。

“场景+信用”成为提升社会文明的新阵地

桃园街道青木寨村最早开设了“信用超市”,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长可折算成信用积分,换取数额不等的诚信券,到“信用超市”兑换生活等用品;王连街道在“信用超市”的基础上,成立了首家“信用惠民工商服务联盟”,启动普惠式信用惠民利民新模式;港湾街道“花村”和“画村”、宁津街道留村和东墩村积极打造全域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结合日常监管把诚信教育推进景区、商超、民宿、画室、工作坊等,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现在,全区6个街道、117个村居共设立农村信用基金914万元,开办“暖心食堂”48处,“便民服务社”“共享屋”“信用超市”等常态化的信用应用场景120处,基本实现信用服务场景全覆盖。

随着信用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的重点由治理型向应用型转变,围绕信用服务基层自治的目标,由原来的“活动找人”的1.0建设版本升级为“人找活动”的2.0版本,提供更加常态化的场景,让群众加分有活动、有场所。

多年来,石岛管理区依托信用体系建设,在社会治理等方面得以创新运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