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双创大赛落地项目全市第一,济南市市中区海纳百川集聚全球英才

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6-02 11:54 打印

      

在第二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济南市市中区落地决赛项目20个,其中获奖项目16个,包括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项目、嘀哩哩云计算一等奖项目等,决赛项目落地数与获奖项目落地数均名列全市第一。近期,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表扬2019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市中区作为全省十个区县之一获评“2019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取得成绩的背后,是市中区秉持“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品质服务、共创辉煌”的工作理念,为吸引、留用人才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在大赛项目对接落地中,市中区采取“三步联动”工作法,在大赛前、中、后三个时期持续发力,集聚全球英才、共建品质市中。

“三步联动”吸引人才、留用人才

谈到双创大赛的经验,市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显明深有体会:“在大赛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三步联动’工作法,前期加强对接分析研判,围绕市中区五大产业,瞄准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参赛领域,加强对项目技术、市场前景、产业推动力等内容的分析研判,择优筛选、提前对接,做足项目落地‘提前量。”

       

中期,在项目落地后,市中区采取持续跟进的方式,提供“家人式”的服务,安排服务专员,在工商注册、办公选址、产业对接、项目合作、市场推广等方面全程代办,帮助项目快速落地,进入本地市场发展。

例如,在澳大利亚工程院张立人院士项目落地过程中,市中区人才办、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全程对接,在大赛报名、项目参赛、注册落地等过程中全程跟进服务。“针对项目落地的相关事宜,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洽谈研究,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积极帮助人才解决项目落地面临的困难问题。”周显明说。目前,该项目已入驻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相关主营业务已按计划开展。

“后期,大赛项目落地后,入选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我们根据市中区人才政策规定,按照市级奖励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为项目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同时,对于未获奖的落地项目,市中区也积极协助申报市中区‘经纬领军人才’工程,最大程度地帮助项目获得政策支持。”周显明说,“例如,澳大利亚工程院张立人院士项目获得市级奖励资金50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350万元,必将有力助推项目快速拓展市场。”

优质服务、优势产业加速海内外人才集聚

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获奖项目落地,得益于市中区“家人式”的优质服务。“我们的人才工作,始终秉持的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品质服务、共创辉煌’的理念,因此,对于在市中区有创新创业意向的人才,我们均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敞开大门广泛延揽。在人才项目对接落地过程中,‘家人式’服务贯穿始终,让每一位人才在市中区都有宾至如归的归属感。” 周显明说。

通过双创大赛落户在市中区的联智亿音智能科技(济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晓鹏说,公司落地速度之快,他自己事先也没有想到,这也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市中区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有关部门给我们提供了全程服务,对接十分畅通,整个落地过程非常顺利,同时还帮我们对接了业务合作紧密的上下游企业,有些已经和我们形成了密切的战略合作。”

观云(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的过程让负责人刘昊深有感触,“无论是企业的注册流程,还是公司业务的开展,市中区都事无巨细地为我们着想,最大限度提供支持服务,让我深受感动。直到现在,市中区各相关部门都会定期询问我们的需求,关心我们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正是优异的环境和政府部门无微不至的关怀服务,让回到济南的刘昊真正有了回家的感觉。

“对一个区域来讲,给人才搭建事业的平台,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形成产业的聚集,没有产业的聚集,也就没有人才的聚集。因此,在大赛项目落地中,我们立足市中区优势产业,广泛推介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环境,让相关领域的人才能够找准方向,落地后充分运用产业链内上下游企业等一切资源,加快进入本地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周显明介绍到。

构建平台矩阵、创新政策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第三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正在报名中,谈到今年大赛的打算,周显明信心满满:“我们正在不遗余力打造各类高端产业平台,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两大“国字号”人才基地集聚市中,特别是按照‘国际视野、国际风格、国际标准’总体要求打造的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能够提供注册登记、财税管理、金融投资、知识产权及法律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渠道对接、媒体宣传等托管服务,提高海外人才来济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同时,‘集聚平台的平台’正加速建设,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山东科创大厦、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等高端平台人才集聚效益显著,对高层次人才来说吸引力十足。”

     

除了优质的平台,市中区还有优厚的人才政策。“近年来,我们出台了‘品质市中·1+11’人才政策,明确了独具市中特色的‘经纬人才’评选办法。201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高校金10条’,为校企协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校事业编制,在全省率先出台‘预评审办法’,极大提升了人才项目的落地转化率。这些‘真金白银’的优厚政策必将有效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我们今年参加大赛的目标是引进更多符合市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包括院士级、国家级领军人才,以及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海内外高端人才。”周显明说,对于今年的大赛,她也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