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济南槐荫区:做强三大功能平台,聚力建设省会一流中心城区

来源 :齐鲁壹点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5-13 10:40 打印

      

  今年,槐荫区确立了“1+543”的工作思路,其中,“3”就是做优做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核心区、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三大功能平台。槐荫区将以这三大平台为依托,努力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

  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西部崛起

  多项重点项目取得进展

  今年,槐荫区提出全力推进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总规划面积约45平方公里,瞄准国际医学前沿,高起点规划布局,全力打造医疗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健康旅游、康复医养于一体的医疗硅谷

   服务康养济南发展大局,全力保障医学中心加速建设,槐荫区先后在医学中心发起4轮拆迁攻坚,利用四个10完成了19个村的拆迁,累计完成集体土地25个村、1.1万多户和国有土地2000多户的征迁任务,有效保障了大数据中心等100余个重点项目顺利引进或落地。

自医学中心启动以来,一批全国领跑的项目相继开工,一批立足前沿的人才团队先后落地。三年时间,从一张蓝图到一方热土,医学中心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今年一季度,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槐荫区围绕医科大学二期、树兰医院等重大项目,持续攻克14处拆迁遗留难点,42,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树兰医院举行。与医学中心管委会建立协同招商机制,先后引进山东成果转化研究院、国际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等43个产业平台载体、48个中外医生集团、25个世界高端医疗人才团队。医学中心累计开工项目23,总建筑面积650万平方米,实现投资648亿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全国第一家质子临床研究中心主体已经完成,医科大学去年迎来首批师生。

目前,槐荫区正在加紧推进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片区内多个项目。随着一个个项目不断推进,按照三年聚集资源、五年初具规模、十年国内领先、十五年国际引领的发展路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已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央企城建设势头强劲

率先打造京沪会客厅

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核心区也是槐荫区“1+543”工作体系中的三大功能载体平台之一。今年,槐荫区将整合利用西客站片区高端商务楼宇和土地资源,积极吸引央企区域总部、职能总部和龙头骨干项目落地,同时吸引北京的院士、专家、科研团队前来创新创业,承接符合槐荫产业发展定位的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

为此槐荫区成立了与央企精准对接合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实施对接合作年度计划、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组织策划重大专题活动等。制定了覆盖主要行业的14项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了精准对接到户的1亿元产业扶持资金,健全完善了人才新政30”,1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人到钱到。

今年,我们对入驻总部基地的机构和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基地建设的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相关街道办事处和部门要成立专班,为央企北方总部基地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环境。槐荫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核心区建设势头强劲,22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2300余亩商业用地招商载体提供强力支撑和广阔空间,已有华润、中铁、中建、国网、国药等30余家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纷纷在槐荫设立各类机构和区域总部。

围绕平台精准招商,建立区级领导精准对接120家央企的行动方案,结合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京沪会客厅、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宽禁带半导体小镇等平台,力争年内吸引5家以上影响力大、贡献高、实力强的央企项目落户槐荫区。槐荫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实现商务洽谈、人才交流、产业总部、会议会展、商务服务和文化旅游等六大功能,槐荫区将率先打造5000余平米的两展馆、两中心”(城市规划馆”“企业品牌馆”“商务会务中心”“招商服务中心”),作为京沪会客厅展示服务窗口。

在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核心区建设过程中,槐荫区将深入进行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次办成改革、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商事登记秒批秒办,实施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模式,加快推进项目签约落地。

保存量、扩增量、抓变量

经济开发区为企业量身打造红利

从举行2020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到联手团区委积极对接园区企业,参加由共青团济南市委主办的青鸟回巢共赢未来”——2020年济南市青年人才空中招聘会——经济园区招聘专场,再到举办2020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总投资额为127.38亿元的十大项目。今年,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与扩大招商引资上真抓实干,保存量、扩增量、抓变量,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推进,努力实现两手抓,双胜利

企业的难点痛点,就是开发区的工作重点,对企业服务好不好,要看有没有把工作做到企业心坎上。

在济南鲁味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辉看来,公司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恢复生产离不开槐荫经济开发区的帮助。在医用口罩生产线上线生产的过程中,山东永芳日用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方绪振心里切实感受到了开发区管委会在疫情期间服务企业的力度与温度。

企业开工复工缺乏消杀物资?开发区立马前去协调。企业申报遇到问题,开发区定期邀请参加政策宣讲会,量身打造政策红利。企业运营资金链紧张,开发区抓紧上报,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加持。疫情以来,如是事例时时在开发区辖区企业上演。开发区管委会全体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优质、高效服务企业的宗旨贯彻于工作始终。

今年我们将保存量、扩增量、抓变量槐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存量保起来,要继续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深化完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对困难行业、中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帮扶,一企一策,一事一策。在消费链、资金链、政策链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企业稳定生产,拓展市场。

围绕经济增量扩起来,槐荫经济开发区将积极发挥半导体产业优势与重大载体招引作用,打造专业招商团队,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突出大项目招商,着重网络招商,做好以商招商,扩大主导产业行业产业链,促进开发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抓经济变量,槐荫经济开发区将精准把脉,梳理、分析、贯通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难点,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紧密合作。积极在企业推广九阳公司线上直播销售等模式,引导企业探索新形势下的销售模式,鼓励企业拓宽发展模式,利用云消费、新媒体等形式,多渠道培养壮大新兴消费领域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