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济南>>诚信建设万里行
他是一名“80后”大学生,却选择了在电缆沟里摸爬滚打;他非科班出身,却仅用五六年时间就荣获全国技能大赛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他就是国网济南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一班班长姜涛,15年来他在电缆沟里一刀一刀刻出“匠心”。记者深入现场,从他的工作中解读“工匠精神”。
扑下身子 勇于拼搏在反复练习中打磨匠心
“我感觉在工作岗位上还是要扑下身子消除杂念,务实工作,勇于拼搏。”姜涛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完不成任务不撒手,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干劲、钻劲、狠劲和韧劲。
这种精神正是他多年来在工作中的具体实践。电缆接头是电缆的最薄弱环节,其制作工艺和质量至关重要。不到一毫米的半导电层,需用刀子割下来。这一刀至关重要,割浅了剥不下来;割深了就会伤到主绝缘层,影响电缆安全稳定运行。
刚开始工作时,姜涛不知道如何用刀,手上划得到处是伤口。但不服输的他与电缆较上了劲儿。“拿刀的手磨破了皮,就缠上纱布继续练。”姜涛说,他每天都要练习十几个小时,从持刀手法到下刀力度,从刀尖角度到运刀速度,不断调整改进。通过不下一万次练习,终于练就了“一刀准”的技艺。
搪铅是高压电缆接头制作的重要环节,就是用半熔融状态的铅条把电缆头与电缆接缝密封的工艺。因为技术手法难、工艺要求高,全国能够熟练掌握这项技能的不超过100人。为了掌握这项技能,他曾数十次被喷枪火焰燎了眉毛和头发,手不知被烫伤了多少次。经过半年的苦练和总结,姜涛能够做到在20分钟内搪出一个完美的铅封,成为全公司掌握该技术的极少数人之一。
亲身带动 悉心培养在坚守中传承“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但要坚守,更应该发扬和传承。”姜涛说,一个人坚守“工匠精神”能够保证他所在的岗位工作突出,而一个班组乃至一个企业要想有突出业绩,则需要全体职工都秉持“工匠精神”。
一直以来,姜涛十分注重“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近年来,进入电缆运检室工作的年轻人,都要在他手下打磨一番,灌输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好手。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团队完成了“110KV电力电缆外护套接地电流的监测”研发;完成了电缆井盖四防的研发及应用,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电缆运行及处理工作中的难题;研制成功“输电电缆终端杆塔避雷器试验引线”,解决了输电杆塔避雷器预试停电工作时间长、危险系数大的生产技术难题……
5年前,以他名字命名的“姜涛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作为负责人,姜涛十分注重对青年员工的培训工作,“只有底子打牢了,才有推陈出新的可能。”为此,他组织开展了“能手身边再出能手、劳模身边再出劳模”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队伍专业素质。
国网工匠、齐鲁工匠、金牌讲师等一系列荣誉是姜涛发扬和传承“工匠精神”的有力诠释。作为一名匠人,姜涛对近日由市总工会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济南工匠”选树活动非常关注,他认为该活动能够倡导全社会尊重、传承、发扬“工匠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