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信中国》:让信仰的力量薪火相传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8-03-27 08:49 打印

“为救助日本遗孤给日军写信的聂荣臻”“狱中把孩子托付给丈夫前妻弟弟的江姐”……近日,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开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流泪。(3月19日《人民日报》)

  综艺节目《信中国》以独具匠心的构思、别开生面的创作,围绕一封封书信展开红色故事,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回应着时代要求。《信中国》好就好在以艺术创新的方式让信仰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让熊熊燃烧的信仰之炬薪火相传。

  传递信仰的力量,前提首先是还原历史的真实。我们回顾历史的方式有很多种,选取一个什么样的角度、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打开尘封的历史最能拔动心弦?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对于一个综艺节目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信中国》首先是从“中国的信”出发,从弥足珍贵的一封封历史中的家书着手,来还原那段真实的家书中的历史。彩笺尺素里,流溢着或波澜壮阔、或深情款款的时代光影。每一封信背后,都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承载一段岁月流金的芳华。书信里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往昔,也保留着濒临忘却的记忆。因为真实,所以真切;因为真实,所以憾动人心;因为真实,所以将无形之信仰化作可感可触、排山倒海的力量。

  传递信仰的力量,关键还在于载体的鲜活。不同于一些以无味当有趣、拿无厘头来“逗闷子”的煽情综艺,以情动人的《信中国》从近2000封书信中,选取了50多位共产党人写给亲人和友人的书信,并通过李幼斌、唐国强等60多位观众喜爱的艺术家和演员进行深情朗诵诠释,穿插以主持人对先烈家属和相关人士的访谈,结合舞台立体情景化再现,以生动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真情的互动,牢牢抓住观众的心,从而传递出书信背后的精神力量,让观众在耳濡目染中引发情感的共鸣,进而完成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历史并未随着时间而流逝,先烈们也不再是冰冷而寂寞的“雕像”。从一封封灵动的书信中,我们不仅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更在互通的情感中接近那些鲜活、血肉丰满的灵魂,抵达他们也同样柔软的内心。

  传递信仰的力量,莫过于给人以向上向善的力量。信仰是什么?先贤说:“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诗人说:“松柏有节操,风泉无俗声。”将领说:“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我们这个思想意识多元、充满包容的当下时代,不同的人可能对信仰有着不同的探求和理解,但有一点是相同相通的,它能给我们向上向善的力量,它超越一切世俗的物欲乃至生命,它穿越时空点亮苍穹,是人类宇宙中最闪亮的那一道光。从这个意义上讲,《信中国》在拆开一封封信件的同时,也是在不经意间掘开了尘埃下一座座精神的富矿,我们一道开采、一同接力,从“中国的信”到“相信中国”,我们信心满满,我们充满昂扬向上的力量。

  《信中国》是别开生面的历史课,是星光闪烁的英雄谱,它以真实、鲜活的匠心呈现,激发了人们向上向善的力量,让信仰的力量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