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诚信典故】孔子谈诚信立国

来源 :历下区发展和改革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8-20 16:46 打印

 诚信是治理国家的式器。子贡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和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子贡接着问:“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军备和百姓的信任三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回答:“去掉军备”。子贡又追问:“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和人民的信任两者之间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

    没有粮食,不过死亡,但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要死的。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在孔子看来,国家长治久安,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强大的军备,二是雄厚的物质基础,三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如果三者不能兼得的活,首先是减其军备,其次减其财富的积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是最重要的。

参考《论语·颜渊》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启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须”。作为“第一信用”的政务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也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