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引导和促进对外服务窗口增强信用观念,近年来历下区民政局积极推进“诚信民政”建设,紧扣省市民政部门要求,牢固树立“凝心聚力,务实担当”的理念,加强党建引领,立足民生舞台,优化公共服务,切实让民政事业的发展更有温度,让民政服务对象的生活更加美好。
“李老师,今天过来这么早啊。”“大爷,慢点慢点,刚下完雨路滑。”“张大娘今天买的馒头啊,赶快回家吃吧,路上慢点!”上午十点半左右,位于东关街道的长北社区食堂内就排起了长队,社区居委会书记姜文娟一边向记者介绍着情况,一边和来往的街坊四邻打招呼。
据悉,去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济南市财政局、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长者助餐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济南市每个街道应至少建成1—2处社区长者食堂,而长北社区食堂算的上施行该政策最好的食堂之一。
姜书记向记者介绍到,由于前几年的“拆违拆临”,小区内没有一个正经买饭的地方,很多老年人要拄着拐棍跨越东关大街去长盛南区附近买饭。一方面是非常不方便,另一方面是每年都会有老年人在买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后来长北社区居委会就找到现在这个地方试图建设长者食堂。从去年7月长者食堂建成后,每天前来就餐的老人非常多,今年3月份,历下区政府在全市率先提升长者助餐标准,在市级补助的基础上,对历下区户籍老年人给予再次补助,即:70周岁至79周岁的历下区户籍老人,市政府、区政府每日每餐分别补助一元;80周岁至89周岁的历下区户籍老人,市政府、区政府每日每餐分别补助二元。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实施,前来就餐的老年人日趋增多,目前仅长北社区食堂每日可为老年人助餐360余次。老人就餐采取刷脸方式,目的在于方便统计用餐人数及核实用餐者的年龄。 “通过这个食堂的建设,给老年人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很多,并且对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姜书记说到。“我和我老伴都80多了,在家做饭很困难,雇保姆做饭一个月就得2000多,有了这个食堂我们真是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省去了雇保姆的钱!真的感谢政府这么好的政策啊。”83岁的退休教师李老师向记者说到。
东关街道负责养老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到,近年来,东关街道在区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社区养老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特别针对老年人就餐难问题,以多种灵活方式推进助餐工作开展。截至目前,东关街道建成2处社区长者食堂,3处社区长者助餐服务站,成立两支送餐志愿服务队,通过集中就餐、集中配餐、上门送餐等方式重点解决高龄、孤寡、独居老人就餐难问题,同时积极为其他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下一步,历下区将在推进助餐点数量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品质要求,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
数据多跑路 人少跑路!历下区婚姻登记处切实为民服务解难题
近年来,历下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狠抓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单位规范化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优质、高效、便民的一流基层服务窗口。去年4月中旬,新婚姻登记管理系统开始逐步在各登记处进行安装测试,新系统开启了人脸比对、全国联网信息核查、电子证照生成等功能,极大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了婚姻登记管理的规范化。在新系统中,当事人不需要再填写声明书,各种表格全部由登记员在系统内操作完成,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办事群众节省了办事时间。
“其实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实际上就是方便了当事人。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档案袋在市中区,跑过去就实在太远了,然后他再回来补这些东西就真的太费劲了。所以说我们通过联网,让数据多跑路,人少跑路,你在那等着就行了,我们直接都给你补过来了。”历下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刘刚说到。
记者了解到,历下区婚姻登记处一直再不断的扩大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婚前辅导、婚姻咨询、矛盾调解、心理疏导、法律维权等方面,目的就是为了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同时跨区登记、上门服务也成了历下区婚姻登记处的特色服务。
据刘刚主任介绍,靳大爷和朱大娘已是古稀之年,结婚相伴多年。他们的结婚证因年代久远早已丢失,在办理家庭事务时常遇到困难,于是老人决定补办结婚证。由于老两口一直在北京和儿女生活,外加老爷子行动不便不能坐车回济南现场办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启动特事特办延伸服务,审验两位老人的相关证件,核实当事人身份信息、补证材料。在完成补证登记相关手续后,工作人员把新补办的婚姻证双手交给老人。靳大爷和朱大娘手拿新证非常感动,并感谢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为老人着想,解决了岁数大又行动不便老人的补证需求。
历下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坚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使命,为方便一些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推出延伸延时服务,对不能亲自来登记处办理婚姻事项的当事人实行上门登记,真正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真正做到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努力做好点点滴滴服务,切实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
历下区社工站;小积分点燃大能量 为社区治理注入诚信基因
2021年初,济南市民政局出台《济南市街道(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历下区民政局结合历下实际,将历下区社工总站落地历下创益园并确立了“搭建枢纽平台、链接多元主体、做精专业服务、培养四社人才、参与社区治理”的社工站建设方向,将街道社工站打造为综合性、协调性、枢纽型服务平台。目前,历下区全部13个街道的社工站和6个试点社区的社工室都已经开始运营。继承与创新并举,历下社会工作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历下民政社工开始了新的探索。
从几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小团队发展到一群志愿者队伍;从个人利益到公众利益,从只为自己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观念的改变,近几年,燕子山小区公益银行在社区公益银行理事会的运作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积分不清零、积分可奉献、积分可转让、积分可兑换,是公益银行运作过程中积分的重要原则,我们鼓励志愿者进行奉献,进行转让,让小小的积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据历下区山泉社会工作服务社助理总干事袁吉坤介绍到,社区中的姜老师存在着孩子上幼儿园的困难,姜老师家境比较困难,有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正值上幼儿园的年纪。公公婆婆因病早逝,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的很辛苦。为了生计目前开了一家快递小店,但是房租昂贵,日子过得非常紧张。去年1月15日,社区志愿者在参与公益银行会议时了解这一情况,纷纷贡献自己的积分,许多志愿者将自己所有的积分都奉献出来,帮助姜老师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积分不清零、积分可奉献、积分可转让、积分可兑换,是公益银行运作过程中积分的重要原则,志愿者积极奉献,积分转让,用自己 的公益积分帮助更有需要的人,让小小的积分发挥巨大价值。
随后姜老师和丈夫吕允超积极参加社区扫雪活动、疫情期间捐献防疫物资、快递正常后男人为行动不便社区老人送老人在网上买的蔬菜、物品,用公益行为服务社区,服务他人,用自己的产品偿还借来的积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区中的事虽小,但是足以映射出社区中志愿者们精神的伟大。社区志愿者们团结在一起时,发出炽热的光芒,温暖着社区中最需要的人,他们分散在各处时,又如满天星斗,以自己的方式默默的帮助别人,积分虽然小,但在困难面前彰显出无尽价值;人心很暖,为社区治理注入诚信基因。(来源:大众网)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