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济南市长清区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
信用报告的实施意见

来源 :长清区发改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12-09 09:47 打印


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经济开发区,各街镇: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有关要求,不断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推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全区信用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重要意义

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应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是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示范带头作用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和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完善信用主体信用记录、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迫切要求。加快推进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完善社会治理;有利于提升社会诚信意识,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诚信缺失、惩戒不力等突出问题;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效能;有利于及时发现失信行为,提高失信人失信成本,防患于未然。

二、推进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主要任务

(一)依托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信用数据归集

完善社会信用主体信用记录是各单位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基础性工作。全区各单位、经济开发区、各街镇要全面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履职过程中,将形成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并加以完善。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打破信息“孤岛”,着力推动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和整合,信用信息归集范围能够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为实施公共管理以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信用信息支持。

(二)切实发挥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作用

各单位、经济开发区、各街镇要将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依法依规作为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或重要参考依据。对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医疗卫生、工程建设、教育科研、电子商务、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领域,各单位、经济开发区、各街镇要率先推行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相关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

(三)不断健全全社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

各职能部门要全面依托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通过信用记录、数据归集和信用报告在行政管理事项中的联合应用,建立健全全社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

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在财政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等过程中,要查询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优先选择信用状况较好的市场主体。

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资质认定、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任职资格审查、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银行信贷、招标投标、国有土地出让、企业上市、货物通关、税收征缴、社保缴费、外汇管理、劳动用工、价格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品安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治安管理、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全面加强行政、司法、金融、社会等领域的综合监管效能,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对违法失信主体依法依规予以限制或禁入。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经济开发区、各街镇要充分认识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工作的重要性,将实施此项工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完善激励惩戒机制的重要手段;要树立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把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协同配合,推动形成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跨部门应用的联动机制。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全区各级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是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主体责任单位,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信用信息的记录、查询以及信用报告的应用,确保责任分工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日常监督。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研究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督促各专项工作的实施。

 

                                                                                             

                                                                                   长清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