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济南>>本市政策法规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20〕29号)和《山东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规程〉的通知》(鲁司〔2021〕26号)有关规定,结合济南市长清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下简称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我局办理列入《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范围内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依申请的行政事项时,适用本规程。
对列入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范围的公共服务事项,参照本规程办理。
第三条 本规程所称证明,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依法向我局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提供的需要由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机构出具、用以描述客观事实或者表明符合特定条件的材料。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向我局申请办理行政事项时,我局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本)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我局不再索要有关证明并依据书面承诺办理相关行政事项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 我局实行告知承诺制之前,对照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结合工作实际,逐项确定线上核查、线下核查、现场核查、免予核查等核查方式以及核查的标准、时限等。
我局确定对申请人承诺内容免于核查前,以及需要其他行政机关和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勘验的,应当充分征求相关行政机关和单位的意见,建立协调配合、信息共享等工作衔接机制,明确双方权责,避免风险后移、监管真空。
第五条 我局编制、补充、完善行政事项办事指南,明确通过告知承诺制办理的各项要求、程序及选择承诺后中途退出流程等,并向社会公开。
第六条 申请人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申请人不愿承诺、无法承诺,或者申请人选择承诺后在行政事项办结前有合理理由申请退出并经我局审核同意撤回承诺的,应当提交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要求的证明材料。
第七条 我局制定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并在办事场所、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公示,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索取或者下载。
第八条 我局在收到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行政事项的办理申请后,应当向申请人告知下列内容:
(一)行政事项、证明事项名称、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和相关条款;
(二)证明内容或者办理行政事项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材料要求;
(三)申请人承诺方式、时限;
(四)行政机关的核查权力、方式;
(五)申请人作出不实承诺、虚假承诺的法律后果;
(六)承诺书是否需要公开及公开范围、时限;
(七)申请人不愿承诺或者无法承诺的办理方式;
(八)我局认为应该告知的其他内容。
第九条 申请人自愿选择按照告知承诺制办理行政事项的,应当在被告知的期限内,填写申请人基本信息,并对下列内容作出确认和承诺:
(一)所填写的基本信息真实、准确;
(二)已经知晓行政机关告知的全部内容;
(三)自愿承诺符合行政机关告知的相关条件;
(四)愿意承担不实承诺、虚假承诺的法律责任;
(五)所作承诺为申请人真实意思表示。
第十条 申请人应当按照办事指南或者我局告知的要求,当场或者在规定期限内向我局提交承诺书。承诺书经申请人签章后生效。我局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承诺内容的证明材料。
我局通过线上即时核查等方式能够确认当事人符合办理行政事项需要的法定条件或者证明要求的,可以不再要求申请人签订书面承诺书。
第十一条 我局应按照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的核查方式、标准、时限等,对申请人的承诺内容进行核查。
第十二条 我局通过电子证照库、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其他信息数据库等进行线上核查的,对申请人当场提出申请的,原则上应当当场进行核查并反馈核查结果;需要当事人通过现场网上查询和电子亮证等方式配合进行核查的,应当提前告知申请人,并提供必要的网上查询条件。
因技术支持或其他不可抗原因导致我局无法当场或者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线上核查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由申请人选择通过告知承诺制或者提供证明材料进行办理。
第十三条 对我局可以内部核查的事项,应当健全完善内部信息共享或者配合工作机制,简化核查流程;对于需要请求其他行政机关和单位协助核查的,应当与被请求协助的行政机关建立工作衔接机制,协商确定具体的信息核查需求、标准、程序等,制定相关制式文书,满足信息核查需求,提高信息核查效率。
第十四条 对通过现场检查、勘验等方式进行现场核查的,我局应当在规定或者承诺的期限内组织现场核查,同时优化现场核查工作流程,最大限度避免扰民。
第十五条 我局经核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承诺的相关条件的,进入下步办理程序;不符合的,告知申请人。我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书面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或者书面说明理由告知不予办理行政事项。
第十六条 我局在受理行政事项申请时,核查申请人信用记录和有无其他违法行为,申请人有较严重的不良信用记录或者存在曾作出虚假承诺等情形的,在信用修复前不适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第十七条 我局在办理行政事项时,发现申请人有不实承诺、虚假承诺等情形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作出不予受理、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不予行政许可、撤销行政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等决定,并根据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失信程度分级,据实记入申请人诚信档案,共享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要区分不同失信情形依法实施相应惩戒措施。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八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