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山东济南)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济阳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总结

来源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12-04 09:59 打印

今年以来,区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上级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按照全区信用体系建设年度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信用济阳”品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

依据《济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济阳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济阳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2020年济阳区诚信建设进社区宣传活动方案》,明确了2020年我区的工作目标,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配合做好信用信息采集、加快信用法规标准贯彻落实、建立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建设信用示范试点工程、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加强诚信文化建设等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信用建设进社区活动,明确了责任单位、时间要求和工作保障措施,在全区营造信用宣传的工作氛围。

(二)发挥导向作用,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为在诚信建设方面起表率作用,今年以来省市对涉政府类失信案件进行了清理,要求一旦出现涉政府类失信案件,要在规定时间内清理到位。2020年5月19日,为全面掌握、妥善处置由于各级政府责任导致的政府与企业纠纷、案件,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制定政府与企业纠纷工作方案,对全区的由于政府责任导致的与企业纠纷、案件进行全面排查,采取零上报制度,全面保障摸排工作落到实处。经清查摸排,全区无各级政府(含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作为被执行人尚未执行完毕及法院已受理但尚未判决的案件。扎实开展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核查整改工作,截至目前我区一家政府控股国有企业投资基金一个,不存在运营风险。

根据区政府下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督促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梳理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机构提出有关建议。6月份印发《济南市济阳区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对辖区内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对由于政府责任导致的政府失信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力求做到全覆盖、无遗留,根据自查情况,逐条逐项列出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截至目前,全区无新上报政府失信行为。落实好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制度和红黑名单制度,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等重点工作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实施。

(三)重视学习培训,加大信用信息采集公示力度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以来,区信用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开展业务相关业务培训指导,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山东济南)改版后,为使各单位进一步掌握应用方法,区发改局于2020年3月17日召集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召开了全区公用信息应用及“双公示”工作培训会议,会上就如何通过平台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及“联合奖惩”等工作,进行了详细讲解。结合机构改革,对全区的公用信息清单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济南市济阳区公共信息应用清单》。自信用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各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共完成6653余条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上传,其中行政许可5637条,行政处罚1016条。

(四)推进联合惩戒,铺开信用信息应用

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山东济南)(以下简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推进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截至目前,全区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进行联合奖惩查询1805次,对失信市场主体,采取限制行政审批、扶持资金申报、工程招投标等措施,依法依规开展联合惩戒。连续三年根据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求,积极开展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清理,根据市中院汇总反馈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五)注重信用宣传,营造良好诚信氛围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诚实守信文明新风,提升市民诚信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环境,根据《2020年度济南市文明城市建设十大行动百件实事》部署要求和《济阳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工作安排,7月14日,济阳区信用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诚信建设进社区宣传活动。为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区信用办精心设计了宣传折页、小扇子、明白纸及诚信商家承诺书等具有济阳特色的宣传资料。区信用办联合人行济阳支行、安达社区、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现场发放信用宣传资料,对参与活动的群众进行金融风险防范、企业征信、信易贷等方面等方面的政策宣讲,与安大社区周边商户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全方位宣讲诚信体系建设重要性,为整个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区信用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利用齐鲁晚报、济南时报、新济阳等新闻媒介发表“信用济阳”类相关报道20余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我区信用体系建设实际,在持续做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及完善信用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充分依靠市信用平台持续做好信用信息的应用,扎实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健全公共信息系统,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探索建立公务人员诚信档案,加强政务诚信信息应用,加强招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务失信治理长效工作机制。

具体工作:一是做好区级公用信息清单使用,保障政府部门与征信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组织信息共享。二是对报送的双公示信息准确性进行审核,确保上传信息准确无误(目前已经核对涉及三个部门的20余条信息)。三是规范招标投标。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严禁以不合理条件限制和排斥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或设置其他隐形门槛。积极推行投标保证金线上缴退,鼓励使用保函特别是电子保函形式进行投标担保。加快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优化招投标办事流程和招投标活动服务保障。积极开展招投标事中事后监管,畅通投诉受理渠道,完善异议处理、投诉受理等制度,探索实施综合协同监管。

(二)全面推进商务信用诚信建设

做好价格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价格诚信单位创建活动,引领企业和经营者提高价格诚信意识。

具体工作:通过“信用济南”网站实时报送信用工作开展情况,持续营造良好信用体系建设氛围。

(三)重点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能源节约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好能源行业市场信用评价办法,建立环评、能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档案数据库。稳妥开展市民信用评价,实时推出“个人诚信分”,并出台配套制度。

全面建立信用承诺制,推广应用企业信用报告,确保失信联合惩戒落地,不断健全信用建设制度体系,建立区县信用建设评价体系,并开展试测评。

具体工作:持续开展诚信进社区活动,推广信易贷平台,落实诚信企业“信易贷”绿色通道,持续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协同工作机制。

(四)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各区直部门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综合研判信用状况的基础上,对监管对象进行差异化市场监管措施。做好信用数据开放使用,将企业信用纳入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等审批服务程序,实现信用信息与审批服务、监管处罚有效衔接。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将申请人的书面承诺履约情况记入诚信记录。

三、关于如何做好案例归集工作几点意见

近期,市信用办下发《关于归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案例的通知》要求,现就如何做好案例归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领导参考。

(一)召开专题会议

建议以区信用办名义召开一次工作部署会议,对部门联合奖惩的归集范围、认定标准、相关工作要求等进行明确,责任到部门,明确专职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做好定期归纳上报工作,保证全区信息上报量,营造信用体系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关于归纳范围

1、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或者国家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标准认定的失信黑名单所产生的联合惩戒案例。

2、根据省级以上有关部门制定标准认定的失信黑名单所产生的联合惩戒案例。

3、根据行业协会商会、大数据企业、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各类单位认定的失信黑名单所产生的联合惩戒案例。

4、未经相关程序纳入失信黑名单的行政处罚类信息,不属于联合惩戒案例归集范围。

(三)关于认定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被认定为联合惩戒案例。

1、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国家已出台 51 个备忘录,针对 51 个领域的红黑名单分别明确了联合奖惩举措,备忘录列表见附件,均可在网上查询下载)。

2、失信主体在规定期限内主动修正和整改失信行为,经信用修复后退出黑名单的案例。

3、失信主体以注销、吊销等形式退出黑名单的案例。

4、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门户网站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

5、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

6、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领域应用黑名单产生成效的案例。

(四)关于联合奖惩案例归结月报制度

目前,国家、省、市定期对联合奖惩案例归集共享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建议诚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门)高度重视联合奖惩案例归集报送工作,指定专门处(科)室、专职人员负责,严格对照发改办财金〔2018〕475 号文件明确的 6 种案例报送格式(见附件)进行填报,确保要素齐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每月15日前,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量推送联合惩戒案例。市信用办从8月起对各区县、各部门联合奖惩案例报送情况进行统计,并定期进行通报。



区社会信用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