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济南>>济南动态
即将在济南落户的企业迎来一个好消息,4月1日起,济南将在高新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证照分离”,今年下半年在全市全面推开。
许可类审批事项三成将“免审”
济南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即将在高新区和章丘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的“证照分离”,主要针对许可类审批事项,目前已梳理出103项,制定出5种审批改革方式。其中5项完全取消,4项由审批改成备案,23项实行告知承诺制,38项将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还有33项仍然要强化市场准入监管。
可以看出,这是按准入严格程度制定出的5种审批方式,完全取消和审批改备案是最便利的两种方式。“告知承诺制是说监管部门告知企业承诺事项,企业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就可以办理许可证,只要企业在承诺的期限内达成审批条件就可以了,监管部门将在事后进行核查和监管,确保企业达到审批条件。”该工作人员介绍,“这样一来,企业办理许可证的速度就会加快许多。”而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特定活动的33项许可,仍然要加强市场准入管理,达到风险可控。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高新区已准备完毕,正在进行监管平台系统的最后调试,4月1日保证可以开始实施。
“证”和“照”分离企业准入门槛又低了
为什么要进行“证照分离”?企业要进入市场,需要跨过许多“门槛”,“证”和“照”就是跨过门槛的其中两把“钥匙”。“照”指的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则指的是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在“先证后照”时代,要开办一家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例如,一位市民想要开一家餐馆,必须先到食药部门办理餐饮经营许可证等证件,然后到工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企业没有取得营业执照之前,无法进行资金筹措、合同签订等活动。
“先照后证”改革之后,企业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采购原材料、招聘员工、办理贷款等。如果想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可以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但没有许可证,企业仍然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如今的“证照分离”进一步简化了流程,一些审批事项被取消,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门槛低了,限制少了,市场活力就更容易被激发出来,从而促进创新创业。
热点新闻
-
国家监委严查严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叫停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2024-12-23 访问次数:
-
2024-12-18 访问次数:
-
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 走访12万余户 发放贷款237亿元
2024-12-16 访问次数:
-
2024-12-09 访问次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12-09 访问次数:
-
2024-10-28 访问次数:
-
2024-10-23 访问次数:
-
2024-10-21 访问次数:
-
2024-10-16 访问次数:
-
2024-10-09 访问次数: